一年一度的“国际周”(UIP)于7月5日拉开帷幕。我系邀请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|主頁欢迎您李晨阳教授前来授课。李教授是国际中国哲学领域的权威学者,南洋理工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|主頁欢迎您创建者,曾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(ACPA)创会主席、国际中国哲学会(ISCP)主席,现为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。受新冠疫情影响,此次课程通过线上进行。李教授的课程名为Philosophy of Friendship,吸引众多全校本科同学前来选课与旁听。该课程分四讲(7月5日—8日),由何繁老师主持,张培高老师曾出席线上讨论。
7月5日,李教授开启在川大的第一课。对第一次接触哲学的同学来说,必须了解“哲学是什么”这一经典问题。李教授以此入手,辨析“哲学”与“哲学史”两个概念,随后将内容过渡到Philosophy of Friendship。李教授先比较friend在不同英文字典的定义,接着讨论friendship and love、friend’s definition、friendship’s value、friendship’s moral trouble等问题,随后,留下一系列问题供同学们进一步思考。
7月6日,李教授介绍西方哲学家们对friendship的不同看法。以亚里士多德、西塞罗、塞涅卡为代表,古希腊、罗马哲学家们将virtue、goodwill看作友谊中的重要元素。基督教哲学家,如奥古斯丁、阿奎那,认为友谊根源于上帝的意旨。启蒙时期思想家蒙田提出,最高的友谊是两人的灵魂融为一体。同学们对这堂课的内容极感兴趣,提问踊跃,提出许多极富启发力的问题。
7月7日,李教授从西方的friendship哲学转入中国文化中的友谊观念。李教授分析道家的友谊观念,并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友谊面对的fungibility难题。李教授认为儒家的友谊观念将提供一个解决fungibility难题的独特视角。
7月8日,李教授简要回顾前三讲的内容,并列举当代思想家们对friendship的看法,认为当代思想家关注的焦点在于friendship与其他道德价值的冲突。对此,李教授进一步给出儒家的解决方案。课堂内容结束后,李教授热情地与同学们进行问答互动。同学们借此机会向李教授提出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面对的诸种困惑,比如怎样看待儒家“友谊”与“五伦”的关系、怎样在生活中建立理想的友谊关系。李教授对以上问题皆一一地细致回答。最后,李教授临别赠言,殷勤冀望每一位同学能重视思考,并将这份思考植入生活,成就丰盛与幸福的人生。
撰稿:赵雅莉 何 繁